一、关于抛开烦恼的,接受爱情的现代诗句诗句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二、以蓝开头 诗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李商隐 )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千秋岁 李之仪 )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老夫采玉歌 李贺 )
蓝衫经雨故,骢马卧霜羸。(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白居易 )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白居易 )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白居易 )
蓝舆辞鞍马,缁徒换友朋。(山居 白居易 )
玄晏舞狂乌帽落,蓝田醉倒玉山颓。(蓝田刘明府携酎相过与皇甫郎中卯时同饮醉后 白居易 )
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解闷十二首 杜甫 )
蓝叶郁重重,蓝花若榴色。少妇归少年,华光自相得。(杂曲 李益 )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 李白 )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
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入商山 杜牧 )
灞岸秋犹嫩,蓝桥水始喧。(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事书怀因 杜牧 )
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
蓝田美玉清如砥,白黑相分十二子。
蓝田太白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
楚塞难为路,蓝田莫滞留。
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柔肠寸折。解袂留清血。蓝桥动是经年别。
蓝袍香散六街风。一鞭春色里,骄损玉花骢。
千里潇湘挼蓝浦,蓝桡昔日曾经。
蓬山路杳,蓝桥信阻,黄花空老。
楚畹飞香兰结佩,蓝田生暖玉连环。
蓝桥□杳,楚馆云深。
蓝袍换了莱衣,庆岁岁、君恩屡锡。
骄马芦鞭醉垂,蓝绶吹雪。芳月素娥情厚,桂华一任郎君折。
三、跪求以“你若
你若无心我便休,青山只认白云俦。
飞泉落韵怡然夏,飘叶成诗好个秋;
十五情形怜月冷,三千愿望对星流。
前尘影事皆如幻,浩气当初贯斗牛。
巫山原属古追求,你若无心我便休。
冬雪寒江抛直钓,春潮野渡泊孤舟;
落花成土多真爱,飞叶随风有至愁。
许是今生缘未了,还从梦里记明眸。
意趣曾经慕十洲,云笺封月遣谁邮?
缘如有梦情长在,你若无心我便休。
俗侣花间蜂又蝶,仙朋波面鹭和鸥。
至今尚羡袈裟客,竹杖芒鞋任远游。
为谁消瘦为谁忧?二月桃花五月榴。
燕舞莺歌翻寂寞,凤衾鸳枕忆温柔。
水因有性山长在,你若无心我便休。
红泪笺成何处与?天涯渺渺路悠悠。
清水寒潭落叶浮,忍将往事下眉头。
纵然桂魄都圆缺,况复萍踪不去留?
孤枕偏生蝴蝶梦,吟鞋怕上凤凰楼。
此情应是长相守,你若无心我便休。
四、《大江歌罢调东头》这首诗的意思
释义: 唱诵气势豪迈的歌曲东渡求真,精研社会学科挽救国家危机。
面壁刻苦求学力求突破磨难艰苦,难酬蹈海之志,出洋寻求真理亦是英雄所举。 原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作者:周恩来 1、“大江歌罢掉头东”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
“大江歌罢”指刚唱罢令人豪情四起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词开篇即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子。 周恩来此处用此典,一是表明其志向的豪迈,二也是为了照应东渡日本横跨大洋江海的经历。
“掉头东”,掉指船桨,则表明义无反顾的抉择。 梁启超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时,曾有诗句曰:“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梁启超表达的是离开中国而到日本寻求真理的决心,周恩来此诗句反映的也正是他1917年东渡时立志救国的抱负。
2、“邃密群科济世穷”,说的是他到日本求学的目标,即细密地研究多门科学以拯救濒临绝境的中国。 周恩来自中学始就具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他所处的时代也正是国内掀起“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呼声高涨时期,留学潮中的中国青年大多抱有到国外寻求先进思想、先进技术以报效国家、拯救中国的愿望。
故他在国内革命需要时可以放弃在日本的留学,又可以为了革命的需要于1920年到欧洲勤工俭学。 3、“面壁十年图破壁”,借达摩面壁修禅的故事反映出诗人刻苦钻研欲达到的境界和追求。
西来的达摩禅师从长江之南一苇渡江到达嵩山少林寺,在山洞里面壁十年默默修禅,终于将印度佛教成功传入中国,成为禅宗初祖。 周恩来表示东渡留学也要有达摩面壁的精神,而且学成之后要达到如巨龙破壁腾飞的境地。
“破壁”之说源自《历代名画记》中所记载的传说,说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没有眼睛的龙,一经他点出龙的眼睛,巨龙则破壁而出腾空飞去。 周恩来将“面壁”和“破壁”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在修辞手法上是一种艺术创造,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一种不同凡响的人生追求。
4、“难酬蹈海亦英雄”,则表明他此次为了革命需要放弃留学的豪气。“难酬蹈海”即难酬蹈海之志的意思。
“蹈海”可有两种理解,一是跳海殉身之意,如近人陈天华留学日本,为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毅然投海自杀,以示警醒;二是到了晚清时,出洋寻求真理亦称“蹈海”。此处我取第二意,恐更符合周恩来此诗的背景。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17年,周恩来赴日留学前夕,时年19岁。 一九一九年九月,周恩来为了投身到祖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去,毅然放弃在日本学习的机会,决定回国。
周恩来日本回国前夕,他的同学好友张鸿浩等人为他饯行,请书赠留念。周恩来挥毫书赠了这首诗,并在诗后写有“右诗乃吾时所作”,“返国图他兴,整装待发,行别诸友”等字句。
这首诗的手迹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江歌罢掉头东。
句子迷:https://www.juzimi.cc/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