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场景的“诗句”
丽人行
作者: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控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遢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里面有很多形容场景的诗句~比如“黄门飞控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2.根据提供的情境写诗句
1.明日复明白,明日何其多,今日若不为,此事何时了
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何当金络脑,快步踏清秋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11.踏破铁鞋无觅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4.吹而不寒杨柳风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霜叶红于二月花
绝对正确,才辅导女儿做完
3.古诗所见所描述的情景
古诗所见所描述的情景: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
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下来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调皮的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
诗人却没有写,看起来使全诗结束得有些突兀,但是言尽意未尽,反而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拓展了诗歌本身的意境。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描写分别时的情景的诗句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别 董 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 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句子迷:https://www.juzimi.cc/20939